清华首页

书院新闻

综合新闻

从游动态 | 日新读书会:赵金刚老师领读“触及边缘”

2022年9月19日,由赵金刚老师担任主讲的“触及边缘”读书会于图书馆西馆从游空间内举行。作为正式读书会的前置活动,本次讲座吸引了来自零、一、二字班二十余位同学的参与。

讲座开始,赵老师回忆了自己与读书会阅读书目《中西印哲学导论》的作者——张祥龙老先生之间的故事。于北大哲学系读书的日子里,张祥龙老先生之于学生就是“卡利斯马”般的人物:老先生主讲的“哲学导论”课程将当时因哲学系其他课程“劝退”的学生“拽了一半回来”,许多同学因此又重新燃起了学习哲学的热情;而时至今日、毕业多年,赵老师也始终保留着当时在老先生课上的阅读资料与课堂笔记。不论是当年在“哲学导论”课上听老先生的讲述,还是如今《中西印哲学导论》成书后的再次阅读,赵老师都强烈地感受到了老先生多元的哲学立场——这种立场具体表现在:老先生尊重每一哲学传统与研究方法,尽量避免做出主观的哲学判断,影响听众或读者的认知。

讲座以阅读《中西印哲学导论》第一部分为核心内容。赵老师带领同学们探究了哲学的定义、特点、研究对象,以及中西方不同的哲学传统。他提出:尽管在古希腊的传统中,哲学被定义为“philosophia”(爱智慧),但究竟什么是“Philo”(爱),什么是“Sophia”(智慧),却并无确定答案。因此,哲学是不可以被简单“对象化”的。具有此特点的哲学以“边缘问题”为其研究对象。(所谓“边缘问题”,即那些处于我们意识边缘的问题——它们通常不在我们的意识中心,而在人生某一时刻,由于特定时机来到我们面前,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大问题”。)此后,赵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张祥龙老先生如何从中西方语言形式的差异,分析中西方探究“边缘问题”不同的传统。

讲座最后,赵老师和同学们确定了“触及边缘”读书会的阅读内容与开展形式:本学期共开展四次读书会,预期完成《中西印哲学导论》第二部分至第五部分的阅读,其内容涉及“终极实在”、认识论、伦理学、政治哲学等;每次由三至四人领读,其余同学参与讨论与点评。(文 吴骐羽)


题名:中西印哲学导论 = = A comparative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Western, and Indian philosophy

作者:张祥龙

主题:哲学 -- 研究

描述:本书按照哲学领域中最重要的一些主题阐发了中国、西方和印度三种哲学的观点,比如哲学的定义、终极实在、真理和知识、道德哲学、政治哲学、美学等,在比照和互文中呈现不同文明的哲学特质。

出版社:北京 :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策划 | 日新书院学生会(筹)学习部 日新书院学生科协
协办 | 清华大学图书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