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首页
  • 2023暑期工程素养与人文实践(日新书院定制化实践课)结课

    本课程为日新书院本科生暑期人文实践环节的建设内容。立足现代文明与工业制造,回看创造性(手工)工艺技术,反思人类文明的进步流变,将东西方对照比较工程与人文之间的关联,积极展望未来文明的发展态势,探索人文与工程融合的发展方向。

  • 日新书院“耕读-劳动教育”课程总结会举行

    9月28日下午,日新书院“耕读-劳动教育”课程总结会在新清华学堂实验剧场举行。校党委书记邱勇出席并讲话。

  • 清华大学哲学学堂班赴牛津访学项目顺利完成

    7月23日至8月6日,清华大学哲学学堂班牛津访学暑期项目顺利完成。本项目开设多门课程与讲座,涵盖哲学学科不同方向,使同学们在开阔视野感受异国文化的同时极大地丰富了自身的认知与知识体系。

  • 精品课程 | “全球化”与“去全球化”:曹寅,全球史的方法和视角

    本课程的特色主要在于培养学生跳出现代民族国家线性历史叙事的既定框架,从“联系”,“流动”和“网络”等概念出发,重新思考人类历史。

  • 清华大学哲学学堂班2023年招生简章(附哲学学堂班培养方案)

    清华哲学学堂班招生公告一、基本情况“清华大学哲学学堂班”创立于2021年,致力于在人类知识图景发生大变革、世界政治和经济局势发生大变动的时代,立足我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大关怀,为新一代思想大师的诞生而育人储才。本项目旨在培养具有世界格局和人类情怀的哲学学者、扎根中华文明并融会清华风格的本土哲学家,以及有可能为人类文化做出有中国特色的原创性贡献的未来思想家。在价值塑造上,力求为学生树立“独立...

  • 日新书院举行2020级强基计划古文字专业一人一策培养学业报告会暨选拔面试

    12月11日下午,日新书院2020级强基计划古文字专业一人一策培养学业报告会暨选拔面试于线上举行。来自求真书院的骆欢和来自日新书院的陈曦、程泽、张弋阳、张雨晴、李岱宸6名2020级本科生先后做了学业报告。

  • 首届全国哲学拔尖2.0本科生联合论坛暨第二届清华大学水木哲学学堂论坛顺利举办

    学堂班同学的论文共分为九组,每组两位同学分别对自己的论文,对对方论文进行点评与批评。互评结束后,由一位老师对两篇论文分别作出评价与指导。

  • 【文科高质量发展大家谈】顾涛丨文理渗透:清华通识的沃土

    11月10日,清华大学2022年文科工作会议在建华楼举行。在上午的主题研讨环节中,清华大学日新书院副院长顾涛以“文理渗透:清华通识的沃土”为题作主题发言,以下为发言全文。文理渗透:清华通识的沃土顾 涛 各位老师:在每一个清华人的血脉中,都蕴含着一种精神,那就是“不管搞哪一行,千万不要作第二等的题目”,这一精神铸就了清华的卓越,成就了一种清华品质,清华底气。这句话出自一位清华的杰出校友,著名数学家林家翘院...

  • 【文科高质量发展大家谈】黄德宽: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 推进人文学科高质量发展

    11月10日,清华大学2022年文科工作会议在建华楼举行。在上午的主题研讨环节中,清华大学人文讲席教授、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黄德宽以“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 推进人文学科高质量发展”为题作主题发言,以下为发言全文。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 推进人文学科高质量发展黄德宽首先谈一点认识。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

  • 本科培养 | 学校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导引课

    2022年秋季学期,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开设了本科新生学术导引课,授课对象为日新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大一新生。课程重点向新生介绍清华学术传统与育人理念,引导本科新生激发学术志趣、涵养学术品格。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导引课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朱安东教授和院长助理张牧云副教授主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学术导引课分为“问题意识培养”“学术积累与研究方法指导”“经典著作导读”“学术前沿分享”与“实践教学”五个环...

首页上页123下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