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新书院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充分秉承清华大学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采用通专融合的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学生扎实的人文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跨学科交叉合作研究素养,能够运用中外两种以上语言从事学术研究、知识创新和思想交流,能够吸收世界各大文明的有益成果,推动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历史学专业本科侧重培养学生扎实的历史学专业基础和开阔的国际视野,具有出色的材料搜集、解读、分析能力和严谨的学术写作能力,能通过系统了解人类社会既往生活,博取众长,为我所用,更好地把握当下,规划未来。
哲学专业本科侧重培养具备扎实的哲学专业知识,能够传承“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品格的哲学通才和哲学专才,能够系统掌握哲学学科的经典与前沿,大幅提升逻辑推理能力和理性论证能力,陶冶发展阅读哲学原著、写作哲学论文和开展哲学交流的素养,具备在哲学学科或其他学科进一步深造的潜质。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育为培养具备扎实的中文学科专业知识和世界性学术视野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提供广义的语言和文学研究的专业课程和基础学术训练。本专业学生应能对作为思想之主要运载工具的语言有比较全面的把握,理解汉语的古今演变规律及主要类型学特征,掌握中国文学的历史脉络,且能对汉语文学经典有敏锐的感悟和理性的诠释,对中国少数民族语文和世界文学有相应的了解与解读能力,能够阅读和利用中外学术论著,撰写严谨规范的学术论文,具备在中国语言文学或其他学科进一步深造的潜质。
古文字学方向本科侧重培养学生扎实的古代汉语和文史专业知识基础,聚焦甲骨学、青铜器学、简帛学等冷门绝学和关键领域,拥有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较高的综合素养、突出的创新能力,今后有志于从事古文字学研究,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
(二)培养成效
1、历史学专业
(1)具备深入挖掘、分析和阐发各种原始史料,解读历史文献,批判性地采择和鉴别各类学术观点的历史学基本能力。
(2)系统阅读一批中西方历史学经典著作,掌握中西方史学的基本脉络、主要成就、核心问题及发展趋势。
(3)初步掌握使用中外两种以上语言进行阅读、交流和写作的技能,拥有中西融汇、古今贯通的学术视野,具备一定的历史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研究的学术素养。
2、哲学专业
(1)领会中西方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发展脉络,精读中西方哲学的代表性经典著作,掌握中西方哲学的前沿问题。
(2)提升推理和论证能力,具备用两种以上语言理性地表达、辩护自身哲学观点,理性地反驳、回应他人哲学观点的能力。
(3)有计划地学习哲学以外相关学科的经典知识,鼓励尽可能多地选修其他学科的核心课程,力争做到多学科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具备突出的创新意识。
3、汉语言文学专业
(1)接受语言学、语文学、文学理论、文学史、比较文学等专业的学术训练,打好从事中国语言和文学专业研究的基础。
(2)系统掌握汉语语音、词汇和语法的历时和共时演变及其主要规律,能够分析古今汉语语言现象,清楚理解汉语区别于世界其他语言的主要类型学特征。
(3)系统掌握中国文学的古今演变、发展脉络和代表流派,能够解读和分析古今中国文学经典,能够对中外文学作品进行比较评析。
(4)对汉语以外的民族和世界的语言、文学有广泛的涉猎和专业的了解,能够从“世界文学”的意义上开展汉语文学与其他民族/国家文学的比较研究;能够从跨学科的视野分析、观察和分析语言与文学的历史演变。
4、古文字学方向
(1)系统阅读一批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经典及研究成果,掌握古文字学研究的基本脉络、主要成就、核心问题及发展趋势。
(2)掌握古文字学研究的基本路径和方法,具有深入分析和阐发古文字基本资料并批判性采择和鉴别各类学术、思想观点的人文学科基本能力。
(3)初步具备使用两种以上语言进行阅读、交流和写作的基本技能,拥有中西融汇、古今贯通的学术视野,以及一定的古文字学与其他学科交叉研究的素养。
(三)基本学分、总投入时间
本科培养总学分为150学分,学生时间投入总和为5984小时,实习实践13周。其中,全校统一设置课程(校级通识教育课程)39学分,学生时间投入1136小时,夏季学期3周;院系设置课程111学分,学生时间投入4848小时,夏季学期10周。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投入时间
1、校级通识教育 39学分 学生投入时间1136小时+3周夏季学期实践
(1)思想政治理论课 必修15学分
10610183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3学分 |
10680011 |
形势与政策 |
1学分 |
10610193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3学分 |
10610204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4学分 |
10680032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2学分 |
10680022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2学分 |
(2)体育 4学分
第1-4学期的体育(1)-(4)为必修,每学期1学分;第5-8学期的体育专项不设学分,其中第5-6学期为限选,第7-8学期为任选。学生大三结束申请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需完成第1-4学期的体育必修课程并取得学分。
本科毕业必须通过学校体育部组织的游泳测试。体育课的选课、退课、游泳测试及境外交换学生的体育课程认定等请详见学生手册《清华大学本科体育课程的有关规定及要求》。
(3)外语 一外英语学生必修8学分,一外其他语种学生必修6学分
学生 |
课 组 |
课 程 |
课程面向 |
学分要求 |
一外英语学生 |
英语综合能力课组 |
英语综合训练(C1) |
入学分级考试1级 |
必修 4学分 |
英语综合训练(C2) |
||||
英语阅读写作(B) |
入学分级考试2级 |
|||
英语听说交流(B) |
||||
英语阅读写作(A) |
入学分级考试3级、4级 |
|||
英语听说交流(A) |
||||
第二外语课组 |
详见选课手册 |
限选 4学分 |
||
外国语言文化课组 |
||||
外语专项提高课组 |
||||
一外小语种学生 |
详见选课手册 |
6学分 |
专业教育中的拉丁语基础、古希腊语、基础梵语等课程修满4学分以上,可按公外课替代规定替代第二外语课组学分。
(4)通识选修课 限选8学分
通识选修课包括人文、社科、艺术、科学四大课组,要求学生在社科、艺术、科学课组至少各选修2学分,共8学分。
(5)军事理论与技能训练 4学分3周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12090052 |
军事理论 |
2学分 |
12090062 |
军事技能 |
2学分 |
2、专业教育 111学分学生投入时间4848小时+10周夏季学期
(1)人文基础课程 27学分,学生投入时间1296小时
A类(最低学分要求:18) |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生学习投入(周时数) |
10691233 |
中国古代文明 |
3 |
9 |
10691243 |
世界文明的进程 |
3 |
9 |
10691323 |
现代中国的形成 |
3 |
9 |
40690773 |
西方现代思想史专题 |
3 |
9 |
30690373 |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
3 |
9 |
30690393 |
政治哲学原理 |
3 |
9 |
40690943 |
伦理学导论 |
3 |
9 |
20690013 |
逻辑学 |
3 |
9 |
10691213 |
汉字与中国文化 |
3 |
9 |
10691503 |
出土文献与古文字 |
3 |
9 |
清华简与古代文明 |
3 |
9 |
|
10691123 |
文学名作与写作训练 |
3 |
9 |
30690513 |
语文学与人文科学研究 |
3 |
9 |
10691433 |
历史学是什么 |
3 |
9 |
40690673 |
历史文献学 |
3 |
9 |
10691393 |
全球史的方法与视角 |
3 |
9 |
10691363 |
科学技术的社会解析 |
3 |
9 |
B类(最低学分要求:9) |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生学习投入(周时数) |
20690053 |
中国哲学思想经典 |
3 |
9 |
10691223 |
西方哲学思想经典 |
3 |
9 |
30690543 |
孔子研读 |
3 |
9 |
10691383 |
老庄研读 |
3 |
9 |
40691103 |
《诗经》选读 |
3 |
9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生学习投入(周时数) |
30690033 |
古代汉语(1) |
3 |
9 |
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研读 |
3 |
9 |
|
40690703 |
《圣经》与西方文化 |
3 |
9 |
历史学英语文献研读 |
3 |
9 |
|
10691373 |
当我们谈论科学时 |
3 |
9 |
合计:学生学习投入(周时数)合计A类,27小时;B类,9-18小时。
(2)专业主修课程36学分学生投入时间1728小时
※历史学
选课说明:历史学专业主修课程至少选27学分,另外9学分可以从历史学专业主修课程中选,也可以从哲学专业主修课程、汉语言文学专业主修课程或古文字学方向专设主修课程(出土文献中心开设)中选。
①历史学专业主修课程36学分 学生投入时间1728小时
A类(最低学分要求:9) |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生学习投入(周时数) |
40690143 |
先秦史 |
3 |
9 |
40690093 |
秦汉史 |
3 |
9 |
40690043 |
魏晋南北朝史 |
3 |
9 |
40690053 |
隋唐五代史 |
3 |
9 |
40690273 |
宋元史 |
3 |
9 |
40690203 |
明清史 |
3 |
9 |
40690573 |
晚清史 |
3 |
9 |
40690543 |
民国史 |
3 |
9 |
40690533 |
现当代中国史专题 |
3 |
9 |
B类(最低学分要求:9) |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生学习投入(周时数) |
30690303 |
世界上古中古史 |
3 |
9 |
40690313 |
世界近现代史 |
3 |
9 |
40690793 |
日本史 |
3 |
9 |
40690693 |
俄国史 |
3 |
9 |
40690763 |
德意志史 |
3 |
9 |
英国史 |
3 |
9 |
|
30690573 |
印度史纲要 |
3 |
9 |
10691492 |
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导论(科学史系) |
2 |
6 |
C类(最低学分要求:9) |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生学习投入(周时数) |
30690463 |
中国经济史 |
3 |
9 |
30690803 |
中国历史地理 |
3 |
9 |
30690853 |
古代亚洲内陆边疆 |
3 |
9 |
30690813 |
考古学概论 |
3 |
9 |
40690683 |
中国思想史专题 |
3 |
9 |
中国社会史 |
3 |
9 |
|
30690493 |
史学史与史学理论专题 |
3 |
9 |
30690503 |
史学方法专题 |
3 |
9 |
合计:学生学习投入(周时数)合计,第3学期-第4学期,18-27小时;第5学期,27小时;第6学期-第7学期,18小时。
②古文字学方向(申请历史学学士学位)专业主修课程36学分,学生投入时间1728小时。其中标注“*”号的5门课程(共15学分),是古文字学方向必选课程。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生学习投入 (周时数) |
古文字方向专设专业主修课(最低学分要求:27) |
|||
甲骨学通论与资料选读(出土文献中心)* |
3 |
9 |
|
青铜器铭文通论与选读(出土文献中心)* |
3 |
9 |
|
战国文字通论与资料选读(出土文献中心)* |
3 |
9 |
|
秦汉出土文字资料通论与选读(出土文献中心)* |
3 |
9 |
|
古文字学(中文系)* |
3 |
9 |
|
40691113 |
《说文解字》通论(出土文献中心) |
3 |
9 |
40690963 |
先秦历史文献选读(出土文献中心) |
3 |
9 |
早期经典文献选读(出土文献中心) |
3 |
9 |
|
西方古典学专题(出土文献中心) |
3 |
9 |
|
国际汉学专题(出土文献中心) |
3 |
9 |
|
30690084 |
中国古代文学史(1)(中文系) |
4 |
12 |
40690213 |
古代汉语(2)(中文系) |
3 |
9 |
30690743 |
汉语史概说(中文系) |
3 |
9 |
40690783 |
汉字学(中文系) |
3 |
9 |
40691003 |
音韵学(中文系) |
3 |
9 |
40690143 |
先秦史(历史系) |
3 |
9 |
40690093 |
秦汉史(历史系) |
3 |
9 |
30690813 |
考古学概论(历史系) |
3 |
9 |
30690803 |
中国历史地理(历史系) |
3 |
9 |
30690493 |
史学史与史学理论专题(历史系) |
3 |
9 |
30690643 |
先秦哲学(哲学系) |
3 |
9 |
30690524 |
逻辑、语言与哲学(哲学系) |
4 |
12 |
10691492 |
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导论(科学史系) |
2 |
6 |
历史学专业主修课B类(最低学分要求:9) |
|||
30690303 |
世界上古中古史 |
3 |
9 |
40690313 |
世界近现代史 |
3 |
9 |
40690793 |
日本史 |
3 |
9 |
40690693 |
俄国史 |
3 |
9 |
40690763 |
德意志史 |
3 |
9 |
英国史 |
3 |
9 |
|
30690573 |
印度史纲要 |
3 |
9 |
合计:学生学习投入(周时数)合计,第3学期-第4学期,18-27小时;第5学期,27小时;第6学期-第7学期,18小时。
※哲学
选课说明:哲学专业主修课程中至少选27学分,另外9学分可以从哲学专业主修课程中选,也可以从历史学专业主修课程、汉语言文学专业主修课程或古文字学方向专设主修课程(出土文献中心开设)中选。
①哲学专业主修课程36学分学生投入时间1728小时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生学习投入(周时数) |
30690623 |
中英文哲学写作 |
3 |
9 |
30690583 |
古代-中世纪西方哲学 |
3 |
9 |
30690633 |
近代西方哲学 |
3 |
9 |
30690763 |
现当代欧陆哲学 |
3 |
9 |
40691202 |
现当代英美哲学 |
2 |
6 |
30690643 |
先秦哲学 |
3 |
9 |
秦汉哲学与魏晋玄学 |
3 |
9 |
|
30690783 |
隋唐佛学 |
3 |
9 |
40691123 |
宋明理学 |
3 |
9 |
现代中国哲学 |
3 |
9 |
|
30690524 |
逻辑、语言与哲学 |
4 |
12 |
40690863 |
逻辑与知识论 |
3 |
9 |
30690562 |
模态逻辑及其应用 |
2 |
6 |
40690113 |
应用伦理学 |
3 |
9 |
伦理学经典研读 |
3 |
9 |
|
30690383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3 |
9 |
西方马克思主义 |
3 |
9 |
|
德国古典哲学与马克思 |
3 |
9 |
|
40690363 |
宗教学原理 |
3 |
9 |
现代基督教哲学 |
3 |
9 |
|
40690193 |
美学原理 |
3 |
9 |
美学经典导读 |
3 |
9 |
|
10691492 |
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导论(科学史系) |
2 |
6 |
科学哲学经典研读 |
3 |
9 |
合计:学生学习投入(周时数)合计,第3学期-第4学期,18-27小时;第5学期,27小时;第6学期-第7学期,18小时。
②古文字学方向(申请哲学学士学位)专业主修课程36学分,学生投入时间1728小时。其中标注“*”号的5门课程(共15学分),是古文字学方向必选课程。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生学习投入(周时数) |
古文字方向专设专业主修课(最低学分要求:27) |
|||
甲骨学通论与资料选读(出土文献中心)* |
3 |
9 |
|
青铜器铭文通论与选读(出土文献中心)* |
3 |
9 |
|
战国文字通论与资料选读(出土文献中心)* |
3 |
9 |
|
秦汉出土文字资料通论与选读(出土文献中心)* |
3 |
9 |
|
古文字学(中文系)* |
3 |
9 |
|
40691113 |
《说文解字》通论(出土文献中心) |
3 |
9 |
40690963 |
先秦历史文献选读(出土文献中心) |
3 |
9 |
早期经典文献选读(出土文献中心) |
3 |
9 |
|
西方古典学专题(出土文献中心) |
3 |
9 |
|
国际汉学专题(出土文献中心) |
3 |
9 |
|
30690084 |
中国古代文学史(1)(中文系) |
4 |
12 |
40690213 |
古代汉语(2)(中文系) |
3 |
9 |
30690743 |
汉语史概说(中文系) |
3 |
9 |
40690783 |
汉字学(中文系) |
3 |
9 |
40691003 |
音韵学(中文系) |
3 |
9 |
40690143 |
先秦史(历史系) |
3 |
9 |
40690093 |
秦汉史(历史系) |
3 |
9 |
30690813 |
考古学概论(历史系) |
3 |
9 |
30690803 |
中国历史地理(历史系) |
3 |
9 |
30690493 |
史学史与史学理论专题(历史系) |
3 |
9 |
30690643 |
先秦哲学(哲学系) |
3 |
9 |
30690524 |
逻辑、语言与哲学(哲学系) |
4 |
12 |
10691492 |
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导论(科学史系) |
2 |
6 |
哲学专业主修课(最低学分要求:9) |
合计:学生学习投入(周时数)合计,第3学期-第4学期,18-27小时;第5学期,27小时;第6学期-第7学期,18小时。
※汉语言文学
选课说明:汉语言文学专业主修课程中至少选27学分,另外9学分可以从汉语言文学专业主修课程里选,也可以从历史学专业主修课程、哲学专业主修课程或古文字学方向专设主修课程(出土文献中心开设)中选。
①汉语言文学专业主修课程36学分学生投入时间1728小时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生学习投入(周时数) |
20690033 |
语言学概论 |
3 |
9 |
30690743 |
汉语史概说 |
3 |
9 |
40690213 |
古代汉语(2) |
3 |
9 |
40690783 |
汉字学 |
3 |
9 |
古文字学 |
3 |
9 |
|
40691003 |
音韵学 |
3 |
9 |
30690753 |
现代汉语语音及词汇 |
3 |
9 |
30690663 |
现代汉语语法 |
3 |
9 |
40690834 |
文学理论 |
4 |
12 |
30690773 |
文化理论专题 |
3 |
9 |
诗词曲经典研读 |
3 |
9 |
|
30690793 |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 |
3 |
9 |
30690084 |
中国古代文学史(1) |
4 |
12 |
30690184 |
中国古代文学史(2) |
4 |
12 |
30690254 |
中国古代文学史(3) |
4 |
12 |
中国现代文学史 |
3 |
9 |
|
20690043 |
中国现代诗歌鉴赏与写作 |
3 |
9 |
30690613 |
中国当代文学史 |
3 |
9 |
40690823 |
西方文学专题研究 |
3 |
9 |
30690703 |
东亚文学专题研究 |
3 |
9 |
40691193 |
欧美现代小说 |
3 |
9 |
10691492 |
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导论(科学史系) |
2 |
6 |
合计:学生学习投入(周时数)合计,第3学期-第4学期,18-27小时;第5学期,27小时;第6学期-第7学期,18小时。
②古文字学方向(申请文学学士学位)专设主修课程36学分,学生投入时间1728小时。其中标注“*”号的5门课程(共15学分),是古文字学方向必选课程。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生学习投入(周时数) |
甲骨学通论与资料选读(出土文献中心)* |
3 |
9 |
|
青铜器铭文通论与选读(出土文献中心)* |
3 |
9 |
|
战国文字通论与资料选读(出土文献中心)* |
3 |
9 |
|
秦汉出土文字资料通论与选读(出土文献中心)* |
3 |
9 |
|
古文字学(中文系)* |
3 |
9 |
|
40691113 |
《说文解字》通论(出土文献中心) |
3 |
9 |
40690963 |
先秦历史文献选读(出土文献中心) |
3 |
9 |
早期经典文献选读(出土文献中心) |
3 |
9 |
|
西方古典学专题(出土文献中心) |
3 |
9 |
|
国际汉学专题(出土文献中心) |
3 |
9 |
|
30690084 |
中国古代文学史(1)(中文系) |
4 |
12 |
40690213 |
古代汉语(2)(中文系) |
3 |
9 |
30690743 |
汉语史概说(中文系) |
3 |
9 |
40690783 |
汉字学(中文系) |
3 |
9 |
40691003 |
音韵学(中文系) |
3 |
9 |
30690773 |
文化理论专题(中文系) |
3 |
9 |
40690143 |
先秦史(历史系) |
3 |
9 |
40690093 |
秦汉史(历史系) |
3 |
9 |
30690813 |
考古学概论(历史系) |
3 |
9 |
30690803 |
中国历史地理(历史系) |
3 |
9 |
30690493 |
史学史与史学理论专题(历史系) |
3 |
9 |
30690643 |
先秦哲学(哲学系) |
3 |
9 |
30690524 |
逻辑、语言与哲学(哲学系) |
4 |
12 |
10691492 |
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导论(科学史系) |
2 |
6 |
合计:学生学习投入(周时数)合计,第3学期-第4学期,18-27小时;第5学期,27小时;第6学期-第7学期,18小时。
※古文字学方向
选课说明:分别参照上列古文字学方向(申请历史学学士学位)、古文字学方向(申请哲学学士学位)、古文字学方向(申请文学学士学位)的选课说明。
(3)交叉深化课程 23学分 学生投入时间1104小时(可从以下课程中选,也可从其他院系主修课程中选)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生学习投入(周时数) |
00691613 |
拉丁语基础(1)(科学史系) |
3 |
9 |
00691833 |
拉丁语基础(2)(科学史系) |
3 |
9 |
00691953 |
拉丁语基础(3)(科学史系) |
3 |
9 |
40690612 |
拉丁语(历史系) |
2 |
6 |
古希腊语(哲学系) |
3 |
9 |
|
基础梵语(中文系) |
4 |
12 |
|
欧亚古代语言文字学导论(中文系) |
2 |
6 |
|
古史新证(历史系) |
3 |
9 |
|
30690483 |
目录学(历史系) |
3 |
9 |
40690472 |
学术史专题(历史系) |
2 |
6 |
40690663 |
中国经学史(历史系) |
3 |
9 |
40691173 |
晚清史史料导读(历史系) |
3 |
9 |
40690182 |
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历史系) |
2 |
6 |
绿色公众史学(历史系) |
3 |
9 |
|
40691182 |
数字人文(历史系) |
2 |
6 |
40690973 |
数字人文与Python编程(中文系) |
3 |
9 |
40690602 |
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导读(哲学系) |
2 |
6 |
40691213 |
经学概论(哲学系) |
3 |
9 |
40691163 |
英语世界中的道家哲学(哲学系) |
3 |
9 |
30690653 |
形而上学(哲学系) |
3 |
9 |
40691143 |
早期现代西方哲学(哲学系) |
3 |
9 |
40691152 |
西方分析哲学史(哲学系) |
2 |
6 |
40691013 |
康德哲学与黑格尔哲学(哲学系) |
3 |
9 |
40690732 |
德国社会政治哲学(哲学系) |
2 |
6 |
30690552 |
逻辑学基础理论(哲学系) |
2 |
6 |
40690952 |
逻辑、计算和博弈(哲学系) |
2 |
6 |
40690923 |
科幻文学创作(中文系) |
3 |
9 |
40690903 |
电影:文化与社会(中文系) |
3 |
9 |
30690693 |
脑与语言认知(中文系) |
3 |
9 |
佛经翻译文献导论(中文系) |
3 |
9 |
|
考古学专题(出土文献中心) |
3 |
9 |
|
简帛学(出土文献中心) |
3 |
9 |
|
出土文献与楚史楚文化(出土文献中心) |
3 |
9 |
|
考古发现与艺术史(出土文献中心) |
3 |
9 |
|
10691203 |
科学革命(科学史系) |
3 |
9 |
00691572 |
技术通史(科学史系) |
2 |
6 |
00691762 |
当代科学中的哲学问题(科学史系) |
2 |
6 |
00691991 |
分支科学哲学前沿(科学史系) |
1 |
3 |
00691842 |
希腊科学史(科学史系) |
2 |
6 |
00691982 |
中世纪科学技术史(科学史系) |
2 |
6 |
00691652 |
生命科学史(科学史系) |
2 |
6 |
人工智能与人文科学(科学史系) |
2 |
6 |
合计:学生学习投入(周时数)合计第4学期6小时;第5学期-第6学期18小时;第7学期27小时。
(4)夏季学期实习实践训练 10学分10周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生学习投入(周数) |
30690232 |
社会实践 |
2 |
3 |
40690384 |
暑期外语训练 |
4 |
3 |
40690264 |
专业实习 |
4 |
4 |
(5)经典研读、主题研讨与学术论文训练+综合论文训练 15学分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生学习投入(周时数/周数) |
经典研读与学术论文训练 |
3 |
9小时 |
|
主题研讨与学术论文训练 |
3 |
9小时 |
|
综合论文训练 |
9 |
16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