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首页

书院新闻

综合新闻

日新书院五名同学在第二届“清华工匠大赛”中获奖

日新风骨 古今融合

2022年10月29日,第二届清华大学1986级(1991届)校友奖励基金“清华工匠大赛”工匠传承-夏季实习赛道优秀工艺奖颁奖仪式在李兆基科技大楼举行。日新书院院长王中忱、未央书院副院长李正操、校团委副书记王展硕,基础工业训练中心主任李双寿以及相关课程负责人、86级校友代表、获奖学生等共约八十余人现场参加活动。

E56DC

本届大赛中,同学们获得的奖项为工匠传承-夏季实习赛道优秀工艺奖,“日新书院-工程素养与人文实践课程”“金工实习”“电子工艺实习”“未央书院-飞轮储能项目”四门课程参与了评选,共有75名同学的77件优秀作品获奖。日新书院五名同学张琳越(日新03班)、王葵(日新12班)、杨欣然(日新03班)、邵佳蕊(日新01班)和张家齐(日新11班)获奖。嘉宾为获奖同学现场颁发了获奖证书。

日新书院院长王中忱在发言中表示,日新书院与训练中心共同建设了多门课程,通过定制化课程设计,使得日新书院的同学通过训练中心平台,了解了新时代的工程制造和工业设计,并使得人文学科的学生能够参加“工匠”比赛,而人文学科的同学也为设计和制造增添了新的亮点。本次比赛有多位日新同学获奖,希望获奖同学能够进一步为书院的其他同学介绍学习经验,破除“动手设计制作”的神秘感,让更多同学参与其中,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13D371

日新书院获奖学生代表张琳越在发言中分享了参加“工程素养与人文实践”课程的收获和感受。在基础工业训练中心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她亲手制作了折扇、扇坠等物件,并与团队合作制造了鼎。在学习锉削金属加工技术、激光雕刻技术、消失模铸造法等工艺的过程中,既感受到了传统工匠手艺的魅力,也体会到了现代工业制造技术的先进。她印象最深刻的是铸鼎的环节,工程的严谨、人文的情怀在制作过程中得以融合。两周的学习让她得以感受工程与人文千丝万缕的联系,体会“工匠精神”在推动人类历史文明进程中深刻的影响,思考非遗技艺在当今时代的传承与发展。

参赛过程中,张琳越、王葵组成一组,代表作品有“兽面日新千秋方鼎”“‘风骨’折扇”“铜制珐琅翡翠鸟扇坠”和铜锤,作品是融合了工艺制作技法以及古代传统文化的结合物,可以同时体现工程与人文的交叉特征。杨欣然、邵佳蕊和张家齐组成一组,代表作品有扇子、扇坠、铜锤和仿制青铜簠,作品融现代工艺制作技法和古代传统文化于一体。

B8D2F

张琳越、王葵组制作的“兽面日新千秋方鼎”

杨欣然、邵佳蕊、张家齐组制作的扇子


颁奖仪式结束后,日新书院组织了对这五名同学的专访活动,与同学们畅谈制作趣事和心得,请他们回答了同学们最关心的几个问题,以下为采访内容精选。

问题1:作品创意的灵感从何而来?

王葵:关于“兽面日新千秋方鼎”的名称的诞生,主要是来源鼎上需要刻上文字的课程要求。我们看了历史上的一些经典铭文,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最后考虑到这是一门给日新书院定制的课程,再融合进具有历史韵味的成语,就决定铭刻“日新书院,千秋万代”的文字。遗憾的是,我在刻字的时候把字刻的太大了,所以随后临时改为“日新千秋”四个字。

杨欣然:“簠”是中国古代祭祀和宴飨时盛放黍、稷、粱、稻等饭食的方形器具,《周礼·舍人》:凡祭祀共簠簋。青铜簠是先秦时期主要的青铜礼器之一,青铜礼器组合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对此,我们组的三位同学作为资深“干饭人”,在选择目标时一拍即合,果断地选择了“簠”这一器具。

问题2:比赛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张琳越:最大的困难来自动手操作时的不熟练,以及较大的体力消耗。上课第一天,我已经感觉到金工对体力的巨大挑战。心中所想并不能很顺畅地通过双手实现,身体的位置、力道的大小和方向都精细地影响着作品的质量。削竹片的环节更是如此,看似很微小的厚度都需要花上几个小时削去,一不留神就会削坏。所以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好用的经验、方法,减少失误。

邵佳蕊:最大的困难是想法与实际操作之间的差距。用消失模铸造法来制造青铜器时,我们组的簠没能很好地还原原型的形制。我们将原来的盖当作器身的一部分与下半部分连接,再从盖的上方开口;但实际上簠的原有形制要求盖和器身形状相同,大小一样,上下对称,合则一体,分则为两个器皿。同时,原簠上繁复对称的花纹我们也未能完全完成。传统的块范法正适用于簠这样规整对称的几何形器具,而繁复对称的花纹其实也不需要像我们这样全部绘制。

张家齐:最大的困难还是工艺不熟练,作品难免有些粗糙之处。例如仿制青铜簠时,锯割泡沫板锯割不齐,切面凹凸不平,却因忘记留出余量而不敢打磨。再如制作扇坠,首先是雕刻蜡块时,我不慎切坏了背面的一块,导致图案出现了明显缺陷,不过我通过打磨(先打磨蜡模,铸造后又打磨铸件),将表面改为类似曲面的造型,遮掩了这处缺陷;其次是用超声波清洗抛光过的铸件后,铸件表面不知为何,呈现出颇为古怪的色彩,我试图通过给整个表面上珐琅彩来掩盖,但最终的效果还是不尽人意。

问题3:比赛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张琳越:最大的收获是由浅入深,逐渐尝试理解了工程和人文的联系。当我们谈论人文的时候,工程在其发展中间可能就起到未曾被人文学者注意到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不能抛开人文谈工程,也不能抛开工程讲人文,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连贯的过程。

王葵:最大的收获是进入身心合一的状态。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不管是单纯的身体锻炼还是上课读书的过程,身体和心灵的活动总是分开的。但在制作工艺产品的过程中,同时动用我的动手技能与思维能力完成一个有挑战度的任务,让我进入了一种“心流”状态,这种体验很珍贵。

杨欣然:这段经历本身作为一种美好的回忆,对我而言就是最大的收获。两周的学习实践时间虽然不算长,但却让我感受到了大家灵感的迸发与碰撞,相互之间理解与帮助,以及彼此真诚的赞美,这都将是我大学期间最难忘的回忆。

邵佳蕊:最大收获是对人与物的自然关系有了更深入的思考。生活中,我与日常使用的物品之间的关系是很疏离的。当我制作锤子、扇子的时候,每一个部分都需要自己琢磨,去考虑如何平衡实用性与美观。设计造型时,具体工艺的细节、所使用的材料的特点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张家齐:本次实践除了提高了动手能力、初步掌握一些工艺外,对我的专业学习也有重要意义。这门课加深了我对实物资料的关注,还为我的人文专业学习,增添了工艺工程的新视角、新“坐标系”。(文 陈晓琼;图 张琳越 王葵 杨欣然 邵佳蕊 张家齐)


精彩图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