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首页

书院新闻

综合新闻

【文科高质量发展大家谈】顾涛丨文理渗透:清华通识的沃土

1110日,清华大学2022年文科工作会议在建华楼举行。在上午的主题研讨环节中,清华大学日新书院副院长顾涛以文理渗透:清华通识的沃土为题作主题发言,以下为发言全文。

8ADB


文理渗透:清华通识的沃土

顾 涛

各位老师:

在每一个清华人的血脉中,都蕴含着一种精神,那就是不管搞哪一行,千万不要作第二等的题目,这一精神铸就了清华的卓越,成就了一种清华品质,清华底气。这句话出自一位清华的杰出校友,著名数学家林家翘院士,1965年在芝加哥,他对另一位清华的杰出校友,著名历史学家何炳棣院士所说。一文一理两位顶尖学者,都是从上世纪30年代的清华园,走向世界学术大舞台的。

这句话,如今被记载在何先生的著名回忆录《读史阅世六十年》中,如果大家翻开这本书,同在一页之间,何先生还写下了另外一句话,他说:我国20世纪论大学教育以通识为本、专识为末,从未有坚毅明通如梅师者。何先生说的梅师,就是大家最熟悉的梅贻琦校长,这一孕育了百年清华精神的通专融合教育思想,就是在梅贻琦时代所奠定的。写作《读史阅世六十年》这本书时,何炳棣先生已86岁高龄,他前后在清华、西南联大、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求学、工作过,在书中他深深地感慨:如果我今生曾进过天堂,那天堂只可能是1934-1937年间的清华园。……我最好的年华是在清华这人间伊甸园里度过的。因此,何先生在书中将回忆清华大学的这一章,起名为“‘天堂精神’”

梅贻琦通专融合的教育思想,结晶于大家非常熟悉的《大学一解》这篇经典论文中,文中指出通识之授受不足,为今日大学教育之一大通病,清华大学在上世纪3040年代的教育教学改革,就瞄准了这一目标。这一思想的最终落地,与另外一位大学者,时任清华社会学系教授的潘光旦先生密不可分,《大学一解》的初稿就出自潘先生之手。另外还有一篇文章,堪称《大学一解》的姊妹篇,题为《工业教育与工业人才》,在这篇文章末尾潘先生明确地说文本是根据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的意思而替他代写的,所以文章充分阐释了梅贻琦校长的理念。其中有这样两句话,说大学教育最大的目的原在培植通才要造就通才,大学工学院必须添设有关通识的课程,而减少专攻技术的课程,工科一流人才应该旁及一大部分的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旁及得愈多,使受教的人愈博洽。这一教育理念,在3040年代的中国高等教育界,毫无疑问是开风气之先的。

通专融合的教育传统,在今天清华的本科教学体系中,已经得到较好的践行。我们现在每一个院系培养方案的150左右学分中,必修通识课程46学分,占近1/3,其中人文、社科、艺术、科学四个课组的修读学分已达到至少13。在这些课中,有孙明君老师的中国古典诗歌研究与赏析、张国刚老师的《资治通鉴》导读,将同学们引领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的殿堂,张伟特老师的西方近代哲学、刘晗老师的主权和人权,将西方学术思想的门径解析得淋漓尽致,阎学通老师的国际关系分析、晋军老师的社会学的想象力,将当代中国的多棱与复杂一层一层剥离开来,李希光老师的跨喜马拉雅文化廊道初探、胡钰老师的全球胜任力海外实践,带领着同学们在一步一个脚印中体悟一带一路的建设思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层意义。

从课程数量上看,全校现已开设出通识类选修课460多门,其中通识荣誉课已达到30门,还有通识宝藏课50多门。这其中,全校文科类院系承担了其中一大半,科学课组中也有好几门是文科院系开设的。所有这些,都是我们文科院系的老师们长期辛勤耕耘的结果,也是在贯彻落实通专融合教育理念,让更创新的清华园变得更人文的过程中,每一个文科院系作出的实实在在的贡献。

我们后面要做的,是要让通识课程切实提质增效,成为每一个学生成长、成才、成就卓越的契机。这一过程对每一位教师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同时也将让一位学者在学术上走向更渊博和更成熟。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之际,向广大高校教师发出号召: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经师人师的统一者。当一位年轻学者获得博士学位,在某一专攻的学术领域拥有了精深的知识储备,登上高等院校的讲台,就意味着他从此踏上了经师的征程。经师型的青年教师,从开设研究生课、本科专业课开始,锻炼教学技能,提升教学能力,逐渐成为一名称职的大学教师。再往上提升,在他走向大先生的人生历程中,一定会面临如何育人这一教育的真正难题,这是专业知识很难解决、甚至无法解决的大学教育的真谛。

育人需要教师走出专业,面对一个个千差万别的学生,在言传与身教中,在同学们身上下大功夫,与同学们当朋友,与园子里的同行老师们肩并肩,传帮带,心相印,真心爱才,倾心育人。仅限在本专业之内,这一过程的提升速度慢、收效微。开设通识课程的过程,正是一位老师愿意打开心扉,冲破壁垒,走向更广阔天地的过程。当清华园里来自各个不同专业的学子,各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各种不同的人生足迹,荟萃、激荡在同一门课程中的时候,我们的老师如果能给予每一个同学以巨大的收获,那么他本人也必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成长,成就人师所应有的全部意义。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创新是一个高频词,当一个学者看到了这种专业与专业之间的互通,他的视野与眼界、胸襟与器宇将极大的拓开,从而濡染给学生。丘成桐院士说过,感情的培养是做大学问最重要的一部分,《史记》《汉书》这些历史书不单发人深省,文笔流畅,甚至启发我做学问的方向。当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的清华风格融入了他的课程,也将同时提升他的学术水平,他的创新能力,他的思想境界。

更重要的通识,我认为应该是一种的思维方式。通识教育的最终归宿,应当体现在专业培养体系和培养方案的设计与优化中,通识教育归根到底应当是各院系院长(系主任)和教学主管应该思考的范畴。就以日新书院的已有探索为例,书院课程改革的重心之一,是建设和完善我们称之为日新共同体的人文基础课程群,这一课程群,旨在弥合文、史、哲、古文字学四个一级学科之间的隔膜与壁垒,在基础文科人才培养中形成一种文史哲交融的培养模式,由此与其他高校形成显著区别。如果文史哲之间壁垒深重,那么指望更广阔的,就成为一种奢望。书院课程改革的重心之二,是广泛吸收全校各院系的优质教学资源,定制若干门科学、技术、艺术类课程,让最合适的人上最需要的课基础生命科学工程实践与创新西方美术史《霸王别姬》的艺与魅等课程这两年已在日新书院扎下了根。同学们一边在图书馆埋首清华简中的每一个古文字,一边在情人坡边演绎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另一边也在上个月刚刚举办的第二届清华工匠大赛中涌现出了5位获奖的日新人身影。我们期待着,日新的人才培养,能逐渐形成一种文理渗透的潜在特质,形成一种基础文科的清华风格

通识的思维,通识的实践,在清华具有独一无二的百年传统,也造就了数一数二的新百年沃土。通识教育,应当成为推进高质量的清华文科建设,造就清华各个学科涌现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抓手。

谢谢各位老师!

        来源:微信公众号“清华文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