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首页

书院新闻

综合新闻

清华大学日新书院师生赴香港理工大学访学交流

6月26日至30日,清华大学日新书院师生前往香港理工大学开展了为期五天的“清华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澳门大学三地学生交流工作坊”,日新书院副院长顾涛等带队前往。人文学院历史系主任仲伟民、副主任孙正军,日新零字班和二字班的17名同学及人文学院的四名同学等参加了访学交流。三校师生共约70人参加活动。

7C4FD2

三地学生交流工作坊大合影

26日晚,香港理工大学举办仪式欢迎三校师生齐聚一堂。香港理工大学常务及学务副校长黄永德介绍了香港理工大学的发展情况及取得的重要成果,人文学院院长李平介绍了香港理工大学人文学院、中国文化学系及中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的情况。香港理工大学校董会主席林大辉向清华大学和澳门大学师生赠送纪念品。

460C8

香港理工大学校董会主席林大辉(左)向清华大学仲伟民教授赠送纪念品

3A57F

顾涛致辞

致辞环节,顾涛代表清华大学致辞。他简单介绍了日新书院的成立背景、发展情况及举办三地学子交流工作坊的意义,期望同学们都能在本次访学中收获良多。学生发言环节,蒙昕晰(日新02)作为清华学子代表发言。从日新书院定制的Seminar课程,到丰富的交叉深化课组,他分享了寻找研讨论文选题的过程,期待建设书院共同体,并希望在访学中收获友谊和成长。

2DDB1

蒙昕晰发言


学术研讨

28日上午和29日上午,三校学子分三组开展学术交流研讨会。每组都由三校学子混合组队,由三校老师共同指导。

1165BC

第一组同学学术汇报

(左上起:王天泽、戴晓龙、马浩然、魏明、来嘉文、黄梓峰)

2D863B

4DE54C

第一组学术研讨现场

第一组的研讨主题为“近现代的中国与世界”。清华大学长聘副教授顾涛、澳门大学教授林少阳、香港理工大学研究助理教授陈斌和助理教授吴宛怡担任指导老师。王天泽(日新01)的汇报题目是《清末教案中天主教与新教的冲突与主体差异性——以安邱县军屯庄教案为例的分析》,析清了清末教案问题中存在的主体模糊问题,他认为清末来华传教士在天主教和新教上有很大差异;戴晓龙(日新02)以《略论沃格林眼中的现代性及其灵知主义本质》为题,分享了沃格林有关现代性思想的论断,为理解近现代中国社会提供了新切入点;马浩然(日新02)对读黄裕生老师的论文《现代国家的双重身份》并提出《作为现代国家与现代国际关系真实基础的市民社会》一题进行商榷;魏明(日新03)尝试从小说微观史的角度解析《老舍在<二马>中的救亡探索》;来嘉文(人文9B)和黄梓峰(人文0B)的论文题目分别为《晚清时期军事落后原因探析——以厄普顿<亚欧军队调研报告>(1878)为中心》《孟德斯鸠的中国政治观研究——与杜赫德<中华帝国全志>的相关论述作对比》,分析探讨了厄普顿与孟德斯鸠对中国政治军事的观点。

DEA43

第二组同学学术汇报

(左上起:李金洋、马诗瑜、梁馨尹、谢林芮、鲍仕骐、王鼎安康、赵蒙)

4D3218

6419BB

第二组学术研讨现场

第二组的研讨主题为“近代中国:思想、文化与历史”。清华大学教授仲伟民、澳门大学教授朱寿桐、香港理工大学研究助理教授张赟和专任导师刘继尧担任指导老师。李金洋(日新01)以《梁启超小说文论与创作实践的再解读》为题,对梁启超所提出的“政治小说”的概念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结合传播学的理论将近代中国“报”与“刊”两种传播形式进行对比;马诗瑜(日新01)以《作为实验的伦理学》为题,以蔡元培《夫妇公约》为分析核心,重视从历史处境和生命经验的方面分析蔡元培早期伦理学思想;梁馨尹(日新02)以《隔离治疗与防疫制度:近代中国的视角》为题,从现实视角出发,梳理了近代中国隔离制度的建立过程,并深入分析了其带来的民众心态与社会环境变化;谢林芮(日新02)主题为《大时代与小人物: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中的个体遭际——从金翼之家到北平囚犯》,通过对比两部社会学著作中的个案,描摹了近代中国时代环境与个体命运间的互动关系;鲍仕骐(日新02)以《白坚武与吴佩孚的矛盾——民族主义者缘何分道扬镳》为题,梳理了白坚武与吴佩孚的人生经历及交往历程,并分析了两位民族主义者思想分歧的原因;王鼎安康(人文9B)的报告题目是《清代徽州商人分家文书中的徽州商人风貌》,她在报告中梳理了17 份清代徽州商人分家文书的基本情况,多角度阐述了文书中所展现的徽州商人风貌;赵蒙(人文0B)以《高仁峒历史形象的塑造与发展》为题,整理了高仁峒不同阶段历史形象的变化情况,并深入挖掘背后的动因。

FCF3A

第三组同学学术汇报

(左上起:姜语驰、王怡昊、蒙昕晰、霍佳雨、冷灿、杨瑞淳、黄航)

4DCAE7

3C4E81

第三组学术研讨现场

第三组的研讨主题为“传统中国的新阐释”。清华大学长聘副教授孙正军、澳门大学教授李丽青、香港理工大学副教授徐启轩和专任导师林稚晖担任指导老师。姜语驰(日新01)的《“裁运设局”与“清丈土地”——晚清陕西省朝邑县的差徭改革》从个案出发,探讨了晚清的差徭政策;王怡昊(日新01)以《暧昧的边际:典妻与卖妻》为题,分析了明清实际生活中“典妻”与“卖妻”性质的异同;蒙昕晰(日新02)的题目为《何谓“存在的飞跃”:从德性神显到阴阳五行——以沃格林历史哲学视角探讨中国哲学问题》,指出在反思现代性的过程中,沃格林提出了独特的历史哲学理论,同时试图回顾早期中国哲学的秩序演进,归纳出先秦两汉时期思想的“突破性”;霍佳雨(日新03)汇报的题目为《浅论<文心雕龙>中的乐府观》,讨论了刘勰对于乐府的矛盾性评价,认为这是其儒生和文学评论家双重身份作用的结果;干子晶(日新03),以《中西语言差异与传统中国和西方之间思维模式差异的关系浅论》为题进行汇报,关注了该领域的中西方差异;冷灿(日新21)以《夏言何言? ——<明史>载嘉靖二年罢市舶之史源问题及史事考辨》为题,通过考察《明史》中“给事中夏言上言”的史源,讨论了嘉靖年间市舶司兴废、东亚“册封—朝贡”体系等问题;杨瑞淳(日新21)《成为方法的考据:前近代以来的考据发展概述》一文认为考据学从一整套学术范式和价值追求,最终实现了目的与方法的割裂,变成一种纯粹的史学方法存在;黄航(日新02)的论文Fregean Sense and Descriptivism提出了一种关于弗雷格的涵意(sense)的理论,并捍卫专名的摹状词主义(descriptivism)。

每组在同学们逐一汇报完各自论文后,进行自由深入的研讨,指导老师们在同学们充分研讨的基础上,对每篇论文给出指导意见。经过本次学术研讨,三校学子深入地交流了学术思想,激发了研究灵感,为未来更进一步的学术交流打下了坚实基础。


学术讲座

28555

仲伟民讲演

27日上午,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仲伟民作了题为“鸦片经济与晚晴王朝的命运”的讲座。仲伟民表示,“鸦片依赖症”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问题,并从正反两面及民众、地区经济、财政、社会文化等多角度论证了鸦片的重要影响,从“物”的视角透视了近代中国与世界的经济交互及地缘政治的变幻。澳门大学历史系教授林少阳作为评议人,结合仲伟民的著作《茶叶与鸦片——十九世纪经济全球化中的中国》对讲座内容进行了精彩点评。

285A4

陈斌讲演

随后,香港理工大学中国文化学系研究助理教授陈斌带来了以“重新审视民国时期的城市精英:以商人陈经畬为例,1880-1940”为题的讲座,从“人”的角度探讨了全球化主题。

1D1B8E

胡光明讲演

28日上午,香港理工大学中国文化学系专任导师胡光明为同学们带来了以“中国戏曲的文本与舞台”为题的讲座。他以明代戏曲家汤显祖所作《牡丹亭·惊梦》为分析核心,讲述了中国古代文学与舞台戏曲之间的多元互动关系。

4C1737

学术讲座现场


实地调研

为期五天的访学活动中,师生共同前往香港理工大学主校区和红磡湾校区、西九文化区、故宫文化博物馆、上环西港城、中环大馆等地进行了实地调研。

在上环区,师生考察了中西区文物径上环线、水坑口遗址、广福义祠、香港医学博物馆等城市文化景观,得以沉浸式体验香港城市的历史文化空间,收获颇丰。在西九文化区,相关负责人为师生介绍了文化区的整体布局、历史沿革及未来规划。在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热情欢迎三校师生的到访。随着导览员的解说,师生们参观了“金彰华彩”“紫禁一日”等特色展厅,了解了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与北京故宫博物院间的异同,对香港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6ADD7

师生调研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73C8E5

师生调研香港医学博物馆

69773

师生调研西九文化区

62A171

师生调研中环大馆


交流分享

30日上午,三校师生齐聚香港理工大学中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举办学生交流分享会。首先,三校学生代表分享访学感受。作为清华学生代表,霍佳雨从日新书院的“新”字出发,将此次访学过程中的收获概括为新思想、新知识、新朋友,认为通过此次活动提供的良好的学术交流、实地调研等机会,同学们能够对自身专业有新的理解,对香港历史与社会文化有更深的认识,和香港理工大学、澳门大学的学子建立起深厚的友谊。无论是新思想、新知识还是新朋友,都将转化为人生宝贵的新经历。

34AE39

学生代表(左起:理大温伟贤、清华霍佳雨、澳大王喆昊)发言

45857

各校老师(左起:顾涛、林少阳、李丽青、孙正军)跟学生交流

6B399F

分享会现场

每位参加本次访学交流工作坊的同学一一发言,分享感受。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次的访学让自己增长了学术素养、结交了新朋友、沉浸式体验了香港生活;有深入的学术研讨、有暖心的新朋友情;既体验到了香港历史,又跟三地师友共同展望未来;希望书院能组织更多这类高质量的访学交流活动。本次“三地学生交流工作坊”在师生的热烈交流和欢声笑语中圆满落幕。

文 | 陈晓琼 马诗瑜 霍佳雨 魏明

图 | 日新书院  香港理工大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