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1日下午,日新书院人才培养工作研讨会在法图(廖凯原楼)B103举行,日新书院院长王中忱,教学主管顾涛,书院班主任、导师、任课教师和辅导员近二十人参加会议。老师们从前半学期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情况出发,围绕书院学生培养、文化塑造和课程体系等问题展开研讨。王中忱主持会议。

研讨会现场
李希光老师分享了他对书院教育的认识以及他与学生们的交流互动。李老师认为,书院是一次新的教育革命,它结合了传统的书院和西方的书院制。在传统文化中,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一种价值观的载体。李老师回想自己读书时总是被导师邀请去家里,所以每周他也会邀请他的五名历史系本科生到家里就餐,给同学们上一节“家庭餐课”。在每场主题性的漫谈中,李老师会从一个主题出发,结合历史与现实,与学生开展深入的研讨。立冬时节,李老师邀请学生们来到家里包饺子,感受老北京的传统与习俗,聊一聊北京的人文历史。李老师强调要保持学生们的好奇心和创新的驱动力,让同学们在导师面前感到放松、感到自由,敢于提问也敢于回答问题。
蒋俏蕾老师介绍了自己与学生们一对一的交流经历。蒋老师发现这些学生在性格和志趣上都有一定的差异,一对一的交流更容易让同学们打开心扉,讲出内心的想法,抛出问题。她认为,同学们在学习上的自我要求很高,选的课比较多,而人文学科的课程往往会布置比较多的阅读书目,给同学们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另外,同学们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班级凝聚力。
俞珺华老师从自己担任人文班班主任的经验讲起,他认为在选课上,可以让同学们先自己尝试,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班主任在此基础上为同学们把关。俞珺华老师也就有关下学期为日新书院开课的定位问题与参会老师展开了讨论。顾涛老师提倡和支持老师们加深课程难度,有意识地引领学生顺利进入专业领域。
黄振萍老师提到,在专业课程学习方面,同学们需要完成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积极转变,同时也表达了下学期为同学们开课的期待。

李希光 蒋俏蕾

俞珺华 黄振萍
王奇老师分享了自己指导同学们读书写作的经历。每周四早上8点到9点半,王老师都会和同学们一同讨论阅读的体悟,指导同学们写读书札记,帮助同学们培养学术规范,打好学术基础。在这个过程中,王老师也会关注同学们近期的生活和困惑。一段时间以来,王老师感觉同学们都在慢慢地适应大学生角色,找到自己的方向,在专业学习上的问题意识也有所提升。
阿风老师介绍了自己与同学们逐渐熟悉、逐渐密切的过程。最初,阿风老师请每位同学写了一个详细的自我介绍,通过自我介绍了解到同学们对专业的认识和自己的梦想。阿风老师带着同学们读人文社科学者的个人传记,了解学者如何走向历史之路,希望能够借此帮助同学们开启自己的梦想,慢慢明确自己的爱好。阿风老师还会为同学们认真批改课程作业。在阿风老师看来,无论是走上学术之路,还是作为兴趣,历史学的训练会让同学们终生受益。

王奇 阿风
马银琴老师分享了对书院导师职责定位的理解。书院学生刚刚进入大学,导师要引导同学们迅速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在马老师和同学们的几次交流中,马老师比较关注同学们的心理状态,引导同学们不要和他人比较,自主安排学习,在面对不同的知识和观点时,不要像中学生一样向老师寻求标准答案,而是学会自己判断。尤其是在课堂上,要思考老师提出观点的方法,而不是直接接受老师的观点。几次交流后,马老师感到同学们的整体状态都很好,能够比较顺利地适应大学学习。
张赪老师重点提到了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状态。张老师认为强基计划对学生的学习有很明显的导向性,学生们对专业的认同感很强。对于有些同学立志于古文字学的研究但是又担心难度太大的情况,张老师宽慰同学们不用感到焦虑,中文专业还有很多其他方向等待同学们的探索。张老师鼓励同学们文科的学习要注重阅读,找到自己的学习节奏。
孙明君老师分享了书院学生在思想认识上的特点。孙老师指导的五名学生中,四名学生有入党意愿,上进心很强。孙老师期待在下学期为书院开设的课程中,能进一步了解书院的同学。

马银琴 张赪 孙明君
黄德宽老师从课程体系和书院管理两个方面提出了建议。在课程体系上,黄老师高度肯定了书院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计划,建议设立课题组进一步完善古代汉语等核心课程,培养学生们真正读古书的能力。在书院管理上,黄老师认为书院的同学学习热情高,而且很聪明,能够举一反三,希望书院能够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包括学生的时间、思维的空间;在课程参考书上,不仅要精简,还要注重引导,帮助同学们强化基础,学到最核心的思维和方法。
李守奎老师分享了自己给同学们上课的体会。他认为同学们对知识充满渴求,课后常常拿着笔记本向老师提问。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专业知识,李老师特别开设了与课程相结合的读书班,同学们参加的积极性很高。李老师感到为同学们上课非常愉悦,幸福感很高。
贾连翔老师分享了自己作为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双重体验。作为任课老师,贾老师也感受到同学们旺盛的求知欲,在专业方向上有明确的喜好,而且肯努力。作为班主任,贾老师希望设计一些班级的集体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

黄德宽 李守奎 贾连翔
辅导员代表付轲和郭梦柯也分享了与同学们交流时的感受,期待老师们可以帮助同学找到合适的节奏和步调,同时也希望今后能够提高学生活动的效率,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空间和时间。

付轲 郭梦柯
研讨会中,针对任课教师对授课定位、课程设计等方面的疑惑,王中忱结合此前与六十多名同学在“院长谈心日”上的交流作出了解答,希望任课教师们能够给同学们提供更具指导性的参考书目,增加课程中间的训练环节,让同学们对自己的学习有所把握。最后,王老师向各位与会老师们表达了诚挚的谢意,表示书院将会在各个方面继续建设完善。

研讨会现场
供稿 | 郭梦柯
编辑 | 黄文静
审核 | 王小芳 桂天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