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首页

书院生活

“晖光”沙龙 朋辈从游

人文学院的学长学姐们——七字班历史系贝承熙、赵相荣学长,忻然学姐,哲学系谢廷玉学长,八字班历史系王帆学长,直博三年级中文系邢晨雨学姐,以及日新01班的大家在新水利楼300共话治学旅程的方向、荆棘与风景。

七字班历史系的贝承熙学长启发我们步入大学,要以兴趣为触角主动寻找知识,并从浩渺书海中找到兴趣的契合点,创造新知识。他还提醒我们重视史学方法,反思前提性的预设,在符合论和融贯论的真理观中摸索出自己心中的真实。他说历史是讲究广博的学科,孜孜不倦地积累方可打磨出历史感,更顺畅地与过去对话。多读原典、经典是读书的王道,也可辅助网课等资源在碎片时间启发思维。此外,SRT、学推等项目如亚里士多德所言之“外在善”,是创造知识的良机。

中文系直博三年级的邢晨雨学姐就“文史哲交融贯通”的问题进行了分享。

上半场分享会结束后,是和学长学姐们自由交流的茶歇时间。在小蛋糕四溢的奶香里,我们选课之困惑,专业之迷途,学业之疑难,逐一得到了学长学姐真诚的分享与解答。迷津忽得指路人,顿觉柳暗花明。

下半场的分享会在历史系七字班忻然学姐生动的故事中拉开序幕。分享了古文字学习研究的心得,认为抄写材料等基础工作需扎扎实实地完成。她推荐了古文字方向的好课“简帛学”,追忆暑期社会实践在考古现场的所见所闻。学姐的巴黎交换经历使她在交换材料准备方面也颇有体会,她分享了学习雅思、置换学分的经验,还安利了自己制作的网站。

此外,已入手半套商务印书馆汉译名著集的学姐是SRT、学推、x创等项目行走的人形招牌。最后是特奖得主,七字班哲学系谢廷玉学长的分享。“以哲学为杖,行走在理论与现实之间”的他,平日里又有哪些学习习惯呢?谢学长从五方面清晰晓畅地提出了建议。首先,要接受批评与被批评,视其为“打铁”的过程。其次,要善于向老师、朋辈寻求帮助,无需因“菜”畏葸不前,也不必忧心“麻烦”而过分犹豫。在时间管理与任务选择上,社工、学业两开花的学长提出了“留出整段的、不被打扰的时间”和“分清主线任务与支线任务”的对策。此外,他建议我们少熬夜,偶尔熬夜了也要及时弥补缺失的睡眠,通过跑步、洗澡等方式放松情绪、善待身体。最后,学长分享了探索兴趣的途径,即从喜欢的文章、学者入手,慢慢总结自己喜欢内容的共性。

文案、排版:娄普普

图片:陈维璨、冯若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