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12月3日下午,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党支部与日新0党支部在人文楼440会议室举行联合党组织生活。日新03班全体同学与01、02班的入党积极分子以及辅导员王健、郭梦柯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分为三部分:学习习近平主席致甲骨文发现
与研究120周年的贺信、师生交流和参观清华简。

贾连翔老师主持本次活动。

首先,日新书院李瑭健同学带领同学们共同阅读了习近平主席致甲骨文发现与研究120周年贺信的内容。他带领大家回顾了甲骨文发现与研究120年来的历程:从甲骨文刚被发现时受到破坏到现在对甲骨文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家对甲骨文研究越来越重视。之后他向同学们分析了甲骨文所蕴含的丰富价值并表示青年一代会肩负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会发扬老一辈学人的家国情怀和优良学风。

学习完习近平主席贺信的内容,同学们感触颇深。程泽同学表示读完习主席的信,更加明白为什么要研究古文字。这不仅仅是一个文化传承的问题,更是一个文化自信的问题。强基书院的学生,本着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目标而来,应该投入更多的时间学好古文字,为国家古文字事业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张琳越同学表示表示在日后会用心体悟汉字之美,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张弋阳同学表示会利用现有的条件和资源去学习和了解古文字,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想文化精髓,去切身感受这份魅力,用自己的实际收获体会来反驳社会上对古文字这一冷门绝学的偏见。

杜润晖同学表示自己能深深感受到文字对国家、民族的重要意义。释读古文字能吸收古代的智慧,为当下提供经验。

杨一凡同学分享了自己学习文字和文字学的经历,并从中找到了由好奇,到学习,再到质疑,再学习的学术之路。无论是甲骨文,文字学还是其他的学问,这种由学习文字领悟到的态度和方法是会使人受益终身的。

同学们交流完感想后,老师们也有很多话说。黄德宽老师表示清华大学在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方面的工作得到了国家的认可,近期发布的“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也将由清华大学牵头开展。他表示甲骨文等古文字的研究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希望有志于古文字研究的同学们在此契机下深入学习与研究。他提到清华大学强基计划人才培养模式独具特色,能够为有志于古文字研究的同学提供大量优质的资源。

黄天树老师表示甲骨文等古文字的研究要有人做,有传承。希望同学们通过学校开设的相关课程对古文字有更多的了解并引起兴趣。

李守奎老师表示在本学期开设的汉字与中国文化的课堂上看到了同学们优秀的表现,感受到了“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幸福感。他对同学们未来的发展充满了希望。

刘国忠老师则回顾了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建立到现在经历的12年历程。他讲到中心最初只是承担清华简的整理研究与保护工作,现在更是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任。他呼吁同学们利用好大学的四年时间打好学科基础。

程浩老师对同学们深入的感想感到欣慰。他提到现在是研究甲骨文的黄金时代,同学们要抓住历史机遇。并且程浩老师号召同学们积极入党,学习共产党为人民谋复兴、谋幸福的事迹。

师生交流后,同学们进入库房近距离地参观清华简。竹简被绑在玻璃条上,泡在特制的除菌液中。同学们认真地观察竹简,有的为自己能释读出其中的一二文字而自豪,有的向老师提出有关清华简的诸多问题。
经过此次活动,同学们表示对古文字有了更真实的体会,也感受到学习古文字的重大责任:纵览古今,旁征博引,解文字奥妙;细心呵护,温柔以待,护文物周全;久久为功,薪火相传,承华夏文化。

End
文案:李瑭健、程泽、张琳越、张弋阳、杜润晖、杨一凡
摄影:杨欣然、耿天悦
排版:张弋阳